close



因為發現寶妹最近從吃手手變成用手手去摳牙齦,以為是長牙,後來阿嬤發現原來是牙齦旁邊有白白的東西,老一輩的人說是
齒白(台語發音),因此就先去問朋友要如何處理,還要了一點藥粉來擦,而寶媽也馬上掛號去看醫師,特別回長庚寶妹出生看到現在的醫生,結果,醫生當下說那不是鵝口瘡,也讓寶媽鬆了一口氣。

但是看完醫生的週末,寶妹的上下嘴唇及口腔內膜居然開始出現白白的一成膜,起初以為是奶渣,但怎麼刷也刷不掉,可憐的寶妹還被我一直用紗布巾擦拭,後來,送回去阿嬤家的隔天,阿嬤就說越來越多,而且像有破皮,所以,晚上又帶寶妹去看了醫生,這一次,醫生說,是鵝口瘡,是一種黴菌感染。我馬上跟醫生說,前幾天才去長庚看完醫生,醫生說不是,那個醫生是怎樣阿,害的醫生很尷尬,因為他也有在長庚看診,馬上說可能那時候還沒有,並不是長庚的問題。

不過,醫生有稱讚寶妹頭好壯壯,體重身高都名列前矛,還誇獎說我們養的很好,聽的婆婆超開心的,後來,醫生開了
9份的藥粉給我們,一天要塗抹3次,所以阿嬤就很認真,果然擦了2天的要以後,有越變越好,阿嬤也漸漸的減量,從3次變成2次。

由於寶妹是個超愛吸手的人,又很愛亂舔東西,只要靠近嘴巴就會自動伸出舌頭來舔,不管是我的衣服、手臂、玩具、給她躺的地墊、她的小被子、紗布巾,凡舉拿到手的、嘴巴可接觸到的都可以舔,所以,只要這些東西有髒髒,一定會造成黴菌感染,也因此,不曉得寶妹還會被鵝口瘡襲擊幾次,唉
……….,現在只能更勤洗這些東西,減少寶妹與黴菌接觸的機會。

小兒常見疾病
-鵝口瘡(口腔念珠菌症)

鵝口瘡是一種黴菌感染,這種菌叫做念珠菌,健康的正常人,口腔和腸道都可能有念珠菌的存在。正常或身體健康情形很差,使用大量抗生素、類固醇藥物,先天或後天免疫力受損的嬰幼兒皆有可能患鵝口瘡。
患鵝口瘡的嬰幼兒,他們的口腔內,臉頰內側和舌頭上,都可看到白色、豆腐乳樣的大小顆粒。這些顆粒看起來也像奶渣,用力強行擦掉可能會出血。嬰兒患鵝口瘡,似乎不痛,卻可能不舒服,食慾也不好。

常生活應注意以下事項,以減少寶寶鵝口瘡的發生:
 
一、餵奶前以肥皂徹底洗淨雙手。 
二、奶嘴、奶瓶徹底清潔之後煮沸二十分鐘以上,並且儘量避免使用安撫奶嘴。
三、哺餵母奶者,餵奶前需仔細清潔乳頭、乳暈,保持胸衣的清潔及乾燥。 
四、寶寶的玩具應該定時清洗,清潔時,可浸泡攝氏五十五度之清水至少十分鐘。 
五、每次餵奶後,應立即餵一、兩口開水,幫寶寶清除口腔內所殘留的奶渣。 
六、哺餵母奶的寶寶,除了寶寶需接受抗黴菌藥物的治療,媽媽也要接受治療,以避免互相以及反覆感染的機會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我是寶妹家的寶媽 的頭像
    我是寶妹家的寶媽

    Vivian Blog~屬於寶媽+寶爸+寶妹的幸福家庭

    我是寶妹家的寶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